1.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实验设备和工具,采用合适的方法,探索并揭示事物本质的一种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科学实验和技术的方法,增强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2.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体系是指由实验教学各组成要素所构成的系统,具体可以分为实验教学的目标与课程体系、实验项目体系、教学仪器设备、教学数字资源、师资队伍以及相应的实验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等。可以实验中心为主体构建实验教学体系,也可以专业为主体构建实验教学体系。
3.课内实验课程。指理论课内含的实验环节,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基本研究方法的实验教学环节。
4.独立设课实验课程。指融实验理论、实验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一体,在强化基本训练的基础上,独立开出的系列实验,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思想、实验方法、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5.实验室开放。指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校内外开放,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以及为社会提供实验条件服务。实验室开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也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
6.验证型实验。是指针对已知的知识而进行的以验证实验结果、巩固和加强有关知识内容、培养实验操作能力为目的的重复性实验,旨在促进学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掌握。
7.综合型实验。是指实验内容涉及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课程多个知识点的实验。该类实验是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和方法的综合训练。
8.设计型实验。是指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是在学生经过了常规的基本实验训练以后,开设的高层次实验。实验的过程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体现科学精神。
9.创新型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教师选定的学科方向,进行的具有探索性质的实验,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创新型实验也属设计型实验的范畴,是具有科学研究和探索创新性质的设计型实验。